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崔帆报道: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吉水县以基层治理“入户听诉、接诉即办”活动为抓手,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全域覆盖的人民意见建议征集机制,构建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
此外,网友通过“问计江西”平台建议吉水县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休息场所等建议,经县委社会工作部研究商讨,以“建设暖新城市暖‘新’驿站”为主题,现已成功转化为《吉水县2025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
“入户听诉”摸排群众诉求6109个
据悉,党员干部“入户听诉”主要有“三问”,即问矛盾冲突、问家庭情况与问意见建议。在矛盾冲突方面,聚焦婚恋纠纷、土地矛盾等基层治理痛点,党员干部入户后通过“拉家常、讲政策、析法理”方式,截至今年4月中旬,摸排群众诉求6109个,已解决3758个,诉求闭环办结率61.52%。
家庭情况方面,建立动态更新的民生台账,涵盖就业、健康等基础信息,同步排查特殊困难群体,形成“一户一档”精准服务清单。意见建议方面,既收集群众“点赞声”,更注重“逆耳言”,截至目前,2025年通过入户走访收集建议超142条,推动停车位规划等民生工程落地,解决群众停车难题。
“多元渠道” 解决“微诉求”3303个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吉水县打造“零距离”意见征集矩阵,如线下在吉水县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红色意见驿站”,配备建议征集箱和“建言有我倡言书”,同步开通“扫码提建议”功能,链接线上省级“问计江西”平台,实现“线下填单—线上流转—限时反馈”闭环管理。同时,在暖新驿站、商超等人员密集区设置“微心愿”信箱,确保民意收集全覆盖。
针对群众问题,吉水县采取“三办”,即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协同办与疑难问题专班办。如飞线充电、环境整治等“微诉求”,党员干部现场承诺并24小时内响应,已解决此类问题3303个。
面对复杂问题,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解决基层网格“中梗阻”,明确村(社区)“基础处置”、乡镇“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攻坚”三级责任,分层分级解决群众问题难题。而对于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硬骨头”,建立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集中攻坚。同步强化“12345”平台督办功能,要求单位“一把手”亲自调度,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可追溯”。
“双向互动” 网友建议被纳入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
吉水县将人民意见建议征集与民生实事项目挂钩,在“问计江西”平台设置“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建言专区’”,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
围绕“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活动,网友发布的“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搭建休息场所”等建议,经县委社会工作部研究商讨,以“建设暖新城市暖‘新’驿站”为主题,现已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成功转化为《吉水县2025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
吉水县委社会工作部结合“入户听诉、接诉即办”活动摸清民情底数,以“多元渠道”拓宽民众参与路径,用“三级闭环”提升办理质效,构建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