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毕节市举办2025年水稻机械化钵苗育秧暨农机北斗应用技术培训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1:04:00    

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4月22日至23日,毕节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与织金县农业农村局在猫场镇川硐社区联合举办“2025年毕节市水稻机械化钵苗育秧、农机北斗应用技术现场演示培训会”。此次活动旨在推广先进农机技术,落实惠农政策,助力春耕生产,促进粮油单产提升。

聚焦技术示范 推动全程机械化。本次培训围绕水稻钵苗全程机械化生产展开,涵盖大田耕整、秧床制作、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机播育秧、苗期管护等关键技术环节,并重点演示了水稻机械化播种育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现场还展示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水稻钵苗插秧机,通过精准作业实现每亩12000株以上的规范化栽插,确保行距均匀、秧苗高效分蘖。

技术人员介绍,水稻钵苗育秧技术具有“无缓苗期、增产显著、节本增效”等优势,相比传统机插秧可增产5%以上,较人工插秧增产15%以上,同时每亩降低人工成本400余元。目前,猫场镇川硐社区500亩示范区将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成为织金县水稻高产高效生产的标杆样板。

政策服务同步 赋能农业生产。培训会还设置了惠农政策宣讲环节,向农户普及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及安全生产知识,并组织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技术咨询,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配套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春耕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与会农户纷纷表示现场演示直观易懂,新技术实用性强,对实现增产增收充满信心。

毕节市农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段永斌表示,此次培训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毕节市将扩大水稻钵苗育秧、北斗智能农机等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降本增效,提高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目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永燚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