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市南:留住“原汁原味”的百年历史街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4:39:00    

【来源: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西以泰安路、河南路为界,北至大沽路、德县路、济宁路,东至安徽路,南至海岸线,面积约41.7公顷,有9处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处历史建筑和72处传统风貌建筑。这里曾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贯通南北的黄金“母脉”,是青岛百年历史的见证,也是青岛发展的起点。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物众多的地缘优势,将公益诉讼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做好“小南益行”监督工作。去年以来,该院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和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助推青岛商会旧址等12处文物及名人故居得到保护性修缮,助力百年历史街区焕新发展。

聚焦消防安全 守牢“安全线”

消防安全事关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旅游景区,日租房、民宿等公共场所较多,居住人员复杂、消防设施老化、安全疏散通道不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某高层建筑日租房消防设施老化,一边是火灾隐患,一边是资金缺口。面对这一困局,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与相关技术部门反复研讨,打破了改造资金到位后再施工的常规模式,建议消防施工改造与资金收缴同步进行。最终,该高层建筑安装了室内消火栓82个、防火门150扇、火灾探测及报警器169只,疏通消防应急通道57处,消除了安全隐患。以此为契机,该院还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内乱拉电线、消防设施不规范等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及时整改,努力消除街区安全隐患,真正让游客及当地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安全、安心、安宁。

聚焦民生民利 服务旅游经济

为切实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立足街区旅游特色,围绕食品安全、服务特殊群体等方面,积极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全面打造“公益诉讼监督+帮助改善业态+促进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具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在监督办案的基础上,助力街区旅游经济发展,赢得了行政机关的理解和认同。针对进口葡萄酒中文标识不符合规定、个别熟食店食品掺杂销售等问题,该院及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多家企业、商铺整改,确保游客“舌尖上的安全”。就街区内无障碍设施、母婴室建设不规范等问题,该院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整改,为残疾人、妇女儿童舒适、便捷使用街区内的旅游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原汁原味” 助力文化传承

基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原则,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对街区内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进行实地排查。就青岛商会旧址、梅尔商业大楼旧址、兰德曼商业大楼旧址等德式建筑被违章遮掩、屋顶破损、墙面涂料剥落、保护修缮不及时等问题,该院从街区历史格局、里院体系、历史建筑和德式传统风貌整体谋划和保护利用角度出发,以“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为理念,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依据专家意见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文物及名人故居得以修缮,充分展现了青岛独特传统建筑里院的“原汁原味”。其中,青岛商会旧址经保护性修缮后现作为中山路城市记忆馆正在以赓续城市文脉、活化城市记忆、传承城市精神的功能定位,发挥其应有的公益属性,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认同。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根与魂,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过程,承载了城市的传统生活文化,体现着城市的魅力和特色,对城市更新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院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把检察护航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持续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山东法制报》第8435期第2版

作者:崔梦丽

编辑:闫现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