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奇瑞混动技术开源计划:一场改写行业规则的“科技普惠”革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43:00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奇瑞汽车于今年4月10日做出混动技术开源决定,正式发布开源计划,这无疑是一枚震撼业界的"深水炸弹"。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混动技术的车企,早在2001年,"混动"二字对大多数车企还只是未来概念时,奇瑞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技术路线的战略价值,成立了清洁汽车项目组,并获得科技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电动轿车重大专项"中的混合动力轿车项目。二十四年混动技术深耕与积累,奠定了“奇瑞是中国开发混动技术最早、混动技术最优、混动板块增速最快、混动技术搭载车型最多的车企"的重要地位。截止截至2025年3月,奇瑞发动机单机累计出口70万台,随整车累计出口470万台。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技术标准已经走向世界舞台,中国汽车工业从正在从"跟随者"向"领跑者"蜕变,奇瑞汽车功不可没。

敢于开源,奇瑞有硬实力

全球标准下的“好混动”不仅要实现“全域架构、全域超能”,还要为用户带来“高节能、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强越野”的体验。

节能层面,依托鲲鹏超能电混CDM 5.0 44.5%热效率新一代混动发动机和92%综合效率混动箱的黄金组合,鲲鹏混动开启油耗2时代;性能层面,奇瑞推出2.0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鲲鹏混动DHT230和DHT280变速箱,实现全球混动最高功率280kW、全球混动最高电机转速24000rpm;智能层面,独创的行驶域一体化智控平台搭配智能运动控制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依据路面状况与驾驶习惯,自动调整动力输出,确保驾驶者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安全层面,智云融合技术铸就10大安全防护,更有全球5大数据中心800+数据诊断能力,每时每刻为每辆车保驾护航;奇瑞还为喜欢越野的用户,量身定制了CDM-O/CEM-O硬核动力方案,即使身处戈壁荒滩,亦可纵情驰骋。

奇瑞的技术已经在全球市场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大多数人看来,拥有这样的优势条件,牢牢把握核心竞争力,守好品牌地位岂不是更好?但奇瑞不这么认为。

好技术就该人人可享,“开源”的背后是推动行业蓬勃开展。通过技术开源,奇瑞正在构建以中国标准为核心的全球混动生态系统。当更多国际伙伴采用奇瑞开源技术,中国汽车技术标准将自然获得全球话语权。这种"技术外交"比单纯的产品出口更具战略深度。不仅如此,广大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体验“科技普惠”带来的便利。

从"技术壁垒"到"开源共享"

传统汽车工业百余年来一直遵循着"技术封闭"的竞争逻辑,各大车企将核心技术视为最高机密,通过“专利墙”构筑竞争壁垒。这种模式虽然保护了企业的短期利益,却也导致大量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在混动领域,由于技术门槛高,不少车企仍在摸索阶段,进展缓慢。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无论车企还是用户都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何求变?奇瑞有大动作。

奇瑞开创性地构建“开放开源-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三维生态:开放核心专利,涵盖混动专用发动机、智能电混变速箱、能量管理算法等关键领域;建立标准化接口协议。同时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二所高校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建立五大全球研发中心,开放实验室,捐赠核心零部件,设立百万奖教金,派博士团队去高校巡讲等等,让科研教学直接和实战接轨,让产学研的有机融合不再是一句口号,力争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奇瑞混动技术的开源,是推动“科技普惠”的重要举措,也是通往“好技术人人可享”的重要桥梁,这不仅标志着汽车产业开始向"协同创新"转变,也是于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重构竞争格局的"蝴蝶效应"

奇瑞混动技术开源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改写行业竞争规则是最直接的冲击。传统汽车竞争是一家车企的销量增长往往以另一家的份额下降为代价。而开源模式创造了"1+1大于2"的可能性,即过扩大整个混动市场的规模,所有参与者都可能受益。

站在行业变革的潮头,奇瑞混动技术开源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回望中国汽车工业七十余年发展史,我们从"敲敲打打"起步,经历过"市场换技术"的迷茫,如今终于走向"技术立企"的自信阶段。奇瑞混动技术开源,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生动注脚。它不仅仅是一项商业决策,更代表了中国汽车人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蜕变的决心。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开放协作或许比封闭竞争更能推动行业进步。正如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所言:"技术发展的未来属于那些愿意分享的人。"奇瑞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相信这一步未来定能引领中国汽车工业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相关文章